(原标题:行业景气度提升,芯片ETF、半导体ETF、导体产业ETF、半导体设备ETF上涨)
半导体上涨,寒武纪一度大涨12%续创历史新高,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,股价迈向千元大关;海光信息亦一度大涨超14%。
芯片ETF、半导体龙头ETF、芯片ETF龙头、半导体ETF、半导体产业ETF、科创芯片50ETF、半导体设备ETF、芯片50ETF、科创芯片ETF南方、科创芯片ETF博时、科创芯片ETF富国、科创芯片ETF国泰、半导体ETF南方、科创芯片ETF基金、芯片ETF易方达、科创芯片ETF指数、芯片ETF天弘、芯片50ETF涨超1%。
芯片ETF跟踪国证芯片指数,30只成分股集合A股芯片产业中材料、设备、设计、制造、封装和测试等龙头企业,其中包括中芯国际、寒武纪、长电科技、北方华创等。
半导体ETF产业跟踪中证半导体行业精选指数,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、寒武纪、北方华创、海光信息、豪威集团、澜起科技、中微公司、兆易创新、长电科技、紫光国微。
科创芯片ETF紧密跟踪科创芯片指数,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备、芯片设计、芯片制造、芯片封装和测试相关的公司,权重股包括寒武纪、中芯国际、海光信息、澜起科技、中微公司、芯原股份、沪硅产业、恒玄科技、华海清科、思特威。
芯片ETF易方达聚焦AI芯片,权重股包括中芯国际、寒武纪、北方华创、海光信息等龙头公司。
半导体上涨,消息面上,据WSTS,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,同比增长18.9%,充分彰显行业景气度。
机构表示,8月进入半年报业绩披露期,从已披露半年报或业绩预告的企业来看,受益AI驱动需求和国产替代加速,澜起科技、海光信息等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较好,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。
中信证券认为,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,其中AI持续强劲,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。展望未来,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,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,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,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,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,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,终端看下游增量。
方正证券指出,自主可控是半导体最强主线,从AI算力到制造再到封测,国产供应链正在加强配套。寒武纪拟定增不超过39.85亿元投资大模型芯片/软件平台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沐曦重磅发布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旗舰GPU曦云C600,摩尔线程则表示,与国内Foundry联合开发FinFET工艺设计套件(PDK),开展GPU关键模块的技术研发和流片验证,并联合国内封装测试厂商,完成Chiplet与2.5D封装(国产硅中介层)量产和测试。尽管当前国产AI算力芯片还处于追赶,伴随产品持续迭代及供应链配套能力的逐步增强,市占率有望逐渐提升。
股票交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